第一天上午去文化局報到的時候,我帶著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來到了辦公室,由於先前不曉得從家裡到文化局的車程是多久,所以不到七點就出發了,到了之後才七點四十分,辦公室一片空蕩蕩,只有最早到的高姐已經坐在位子上了,那時還因為沒有位子坐,暫時坐在科長前面的位子上(科長去研習一個月),後來有個職員請假因此我就暫時坐在他的位子。首先姜宜美小姐先帶我認識週遭環境,再讓我閱讀了文資的相關法條,認識最新版的市定古蹟有142處、歷史建築131處、文化景觀4處,並試著瞭解山仔后美軍宿舍能登記成為文化地景的緣由(其為最新登記的文化地景),後來蔡惠玲小姐託我催促尚未回覆公文的歷史古蹟單位能儘快將調查其平日及今年古蹟日(7/21)是否能開放讓民眾參觀之回覆表回傳,最後並將資料建檔。不過遇到的問題當然就是有些登記為私人的古蹟單位較為偏向不開放的狀態,又有些事業處並不了解接洽的是哪個單位,因此造成調查較為困難。但這項工作讓我多認識了很多我先前不曉得其為市定古蹟的地方,也算是意外的收穫。
第二天早上主要是協助辦公室的人員相關開會事宜,其餘二到三天的時間幾乎都在幫忙製作2008年大專學生文化古蹟培訓營(6/9-6/11)的學員手冊。其內容包括了流程表、老師授課教材、古蹟導覽資料、參觀地點簡介等內容……,這讓我覺得一些部分有點像文化行銷的一項作業-企劃書的寫法,看到活動當中一個請老師介紹授課教材的部分請到系上見解十分獨到的林崇熙教授擔任解說,令我眼睛為之一亮!第三天的早上也開了行前會議讓大家了解整個活動的流程,而惠玲姐也請我擔任下禮拜古蹟培訓營的工作人員,讓我有一個辦工桌以外的一個新的戶外體驗。第四天完成了文化古蹟培訓營的學員手冊,並幫忙打電話給參加的學員確認到來的與否。
前一個禮拜我一開始似乎還不太能融入這個陌生的環境裡,由於個性較為內向,因此不太敢主動與人攀談,而第二個禮拜之後對於科裡的事務就有比較熟絡了,會主動詢問之前交代過我工作的人有沒有地方需要幫忙。第一天上午玉芳請我查詢2009設計博覽會以及2008台灣博覽會的資訊,並新增市定古蹟「李國鼎故居」之修復與再利用工程之辦理歷程的電腦檔案,後來再將會員手冊的附件補上工作人員通訊錄、封面與作最後的資料校稿。此外因文化局的工作人員都頗忙的,因此常常忙進忙出,一會兒忙著開會;一會兒又忙著上課(例如統包課程等等),所以我也需幫忙接電話。而他們給我的感覺也都還蠻敬業的,打破了原先對公務人員的既定印象。
第二天早上我負責2008文化古蹟營會員手冊封面的校稿、學員簽到表的製作及範本的印製,再交由印刷廠商統一印刷。下午則是協助潤芬姐傳真開會公文給文化資產的審議委員,並再次確認明天學員之出席與否,之後再幫玉芳核對「李國鼎故居」的工程計價單,那是編列關於「李國鼎故居」的一些工程所作的估算。大約四點多的時候,我又跟著惠玲姐和另一個實習生張偉,帶著明天的活動器材坐上司機蔡爸開的車前往台北市文獻會借取擴音設備,最後終於到了台北鄉土教育中心,也就是明日活動的報到地點,也看見了學員手冊的成品,成品讓我覺得辛苦是值得的。在那邊我們幫忙將器材移至會議室,並將場地予以佈置即完成今日的任務。鄉土教育中心是我第一次去,它的外觀是由紅磚塊所砌成,看起來十分有味道,內部常會舉辦一些常設展供人參觀,它是政府活化再利用的一個指標性建築,我真的覺得很棒!後來蔡爸很貼心地開車送我到離我家較近的捷運站去坐車,真是很謝謝他!
後三天的文化古蹟營活動我都擔任工作人員,像是第一天有捷運遊蹤(利用搭乘捷運來認識古蹟)的遊戲,主要的點有北投溫泉博物館、台北故事館、保安宮、光點台北、台北當代藝術館,而我所擔任的小天使的職責是要駐紮在一個點,等待四小隊的人前來參觀並答對問題即可前往下一關,而我是駐紮在台北故事館,雖然等待的時間很漫長,但是這個工作又讓我對這英國都鐸式的建築與裡面現在正展覽的拜拜特展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且我們也是不可缺少的工作人員之一,讓我覺得很榮幸可以跟這麼多熱愛古蹟的朋友接觸。不過如果不要擔任小天使的話,我也想跟著大夥兒一起跑各個古蹟點。第二天則分為四隊,兩隊的艋舺行及兩隊的大稻埕行,我則是被分配到艋舺行,我們被分配到的導覽是王維周老師,他也跟著我們全程參與,一開始老師讓我們自我介紹,我才知道同行的學員不只是大專生,有一些甚至是研究生,後來從龍山寺、青山宮、清水巖、理教公所(西本願寺)一路走來,我們用雙腳來見證古蹟,認識廟宇了廟宇的基本構造、歷史淵源等等……,而老師也會問一些問題讓我們回答,例如為什麼要保存古蹟?如果一個建築物殘破不堪(例如現今的西本院寺或是中正紀念堂只剩基座的話),還有保存的價值嗎?如果某一區的古蹟遷移到別的地方,那還有存在的價值嗎?這也讓在課堂中常談如何維護古蹟的我思考了一些從來沒思考過的問題。第三天則是玩一些比手畫腳、Q&A古蹟搶答的遊戲來加深他們對古蹟的認知,之後又進行了這三天的小組成果發表(古蹟遊蹤的感想及行銷),讓他們在遊玩古蹟之後還能利用PPT、演戲、動畫等等的方式來呈現行銷古蹟的方法(例如規劃古蹟園遊會攤位的擺設及內容),有的學員甚至徹夜未眠來準備當天的PPT或表演,在最後感想發表的時候才得知有些學員是非本科系的學生、更有人特地坐車從中部上來參加活動,讓人感受到學員的用心與衝勁,也有一種熱愛古蹟不需要分年齡領域的感覺。下午則是自行前往台灣博物館來參觀其難得的百年特展。
在這次的文化古蹟營中,我當然很樂見許多愛好古蹟的人來參加活動,我覺得若有越多人重視到古蹟,不但可以闡揚文化,並能有機會培育優秀的人才,在那些人當中,有些是單純覺得古蹟有種古樸的美,想進一步認識多一點的古蹟;也有人是認為這個活動很有意義,因此來參與;當然有很多是就讀相關科系的,來參加活動與課堂所學作一個印證。我覺得保存古蹟的原因是要讓大家對地方具有獨特性或指標性的歷史記憶永遠留存,並能因而鑑往知來,而其他的學員跟我的答案也是差不多的。至於古蹟若是殘破不堪,我認為還是要思考的原本的文化內涵還有沒有價值及獨特性,如果有的話還是要予以保存修復(例如移至博物館或文史館存放,或與社區或觀光作結合),不要讓其遭受更劇烈的損壞,要是將其不依原工法修復,可能得到的只是一棟仿古的”新建築”罷了。其他的學員則認為只剩下基座的話,也許考究困難,難以修復,再加上殘破無法修復的本質也喪失了身為古蹟的基本要素。至於古蹟遷移到他處,我認為如果古蹟本身在那個時代具有代表性,還是有它存在的價值,畢竟古蹟的本質依然尚存,所以遷移並不能影響它對於人們的價值。也有他人認為古蹟的價值如果是在地理時空背景上所誕生在此地,若是移動則失去了價值。最後老師並沒有給我們他的答案,我想也許真的沒有既定的標準吧?經由這樣用思考問題來達到學習的方法,我覺得很棒!
第三個禮拜的第一天上午我負責整理文化古蹟營的照片、閱讀古蹟的相關資料及文資法彙編本,下午則是幫忙建置文件,第二天則是幫忙惠玲姐建置中山區的歷史建築清查報告清冊(包括編號、地址、所有人、建議處理方式及理由)以及了解地籍圖的看法,像是要如何找出地籍圖上的地號(所屬的土地的代號),再利用另一個系統查出所在地址,經由以上的交叉比對來確認建築物是否尚存。第三天則是利用第二天的所學來把中山區歷史建築物中的建議作歷史修復者進行交叉比對,我所用的工具是公務局的地理資訊系統及地政處的地政整合資料庫來確認地號與建物的資料是否相符合。第一次使用這些網站來查詢建築物的東西,我感到很新鮮!而這些建築物通常是分布在我們的週遭環境中,反倒不像古蹟是經由嚴密篩選的少數,因此界定的標準就相對比較低了,我看到的許多建築物大多是偏向不保存的狀態,讓我感到十分地惋惜!我覺得歷史建築也是很重要的,它可能代表著過去人們生活的共同記憶,且當同時期的古蹟漸漸消失殆盡時,歷史建築的重要性就相對地提升了,且也有可能成為古蹟。眾所皆知的是:當歷史建築保存的越多,地方就越能保存其的景觀與文化特色,在指定之後必須挖掘其潛在的魅力並擬定一套可行的經營策略,例如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是把舊建築利用為推廣鄉土教育活動的場所即是,如此更使其經過再利用而產生舊建築之外的新價值。
第四天的早上我幫忙玉芳影印兩本李國鼎故居之修復與再利用工程的辦理歷程,厚厚的一疊資料讓我覺得他們在辦理業務也是做足了功課的,首先必須交由廠商設計規劃,再召開一次又一次的審查會與工作會議,之後再核定工程的預算、指定開工日、無數次的工務協調會與查核等等的……。讓我體會到市定古蹟的承辦歷程原來是需要經過如此繁複的步驟才能完成的。下午則是將資料光碟(例如報告書、測繪、影片、照片等等)分類並且製作封面的目錄。最後則是幫李國鼎故居修復與再利用工程在23號舉行的文建會工程查核製作會場指示牌。
第五天再次新增市定古蹟李國鼎故居的承辦歷程及用公務局網站查詢中山區歷史建築的地號,再幫忙看最新版的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的網站測試頁有無需要改進的地方,還有幫忙玉芳影印義芳居的平面圖,後來再幫她把資料及圖依序夾進公文內。最後則是幫忙惠玲姐與上禮拜文化古蹟營的講師接洽,並向其索取帳號資料以將講師費匯款給他們。
最後一個禮拜的第一天我負責影印、整理公文並製作標籤將其歸類,還有幫忙折市定古蹟李國鼎故居的DM、查詢工程施工查核小組組織準則與作業辦法,之後就幫忙玉芳姐將「義芳居古厝修復及再利用工程」辦理歷程之公文建置成文字檔案。
第二天因為玉芳姐要承辦有關廠商建築執照的事務,因此我負責將內含有「建築執照」等字眼的公文另外分類,之後就幫忙她影印公文,後來因為沒有交代我做事情,我就自行閱讀「台北市古蹟巡覽」一書。
第三天早上在李國鼎故居有開一個修復與再利用工程的查核會,我十分有興趣,但經過詢問後,玉芳跟我說,那天的查核會來臨的有文建會的委員、監造廠商(重耀建築師事務所)、施工廠商(文華營造有限公司),而且那裡又尚未完工,她覺得那時可能會自顧不暇,所以沒有空閒來照顧我們這些實習生,因此就婉拒了我想去的意願,我覺得十分的可惜,改天一定要找時間去看看!後來我就幫忙惠玲姐製作大專生文化古蹟營的成果照片說明檔以及資料夾(台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文化古蹟營活動)的名條。
第四天我幫忙玉芳姐找尋96歷史建築報告書並資料建檔、將報告書製作分類標籤,首先玉芳姐先傳送一個「96歷史建築報告書一覽表」的檔案給我,上頭有歷史建築的編號、類別、名稱、公告日、行政區、權屬(公有或私有)、報告書名、冊數、報告書的計畫主持人與計畫單位,她要我找尋科裡的書櫃上有關檔案上頭的歷史建築報告書,調查以上內容並將資料建檔、將報告書製作分類標籤。經由這個動作,我大概了解了訂定為歷史建築的一些登錄理由,像是大同區的大龍國小,因為它具有日治時期公學校西式建築的代表性,可反映當時台灣小學校舍的建築特色,具有文化資產的價值;中正區齊東街53巷2、4、6、8、10、13號以及濟南路2段25、27號的日式宿舍,它是日治時期的殖民城市官員住宅區中心,內外仍保有日式建築特色,具當時都市住宅群落特徵、整體佈局與建物構造、且形式完整具保存價值,雖有部份受損但可修復性高;中正區衡陽路54、56、58、60號店屋,現之權屬為私有,它為清末建設台北城時的脈絡之一,其的構造與空間形式及受日治改正後的獨有特色具有留存的意義。
第四天的下午,玉芳有找我去文化局的閱覽室面談,她問我來文化局的目的與收穫,並說明為何不是每天都排了滿滿的工作給我的原因,其實是她覺得我們來實習一定有自己的計畫與目的,所以是想留一些空檔給我們來自己探索那些自己心中的疑慮。後來在與玉芳姐談論到工作的時候,她與我們分享她的工作經驗,她最初有待過營造廠、後來在漢寶德所主持的漢光事務所擔任主任設計師,之後她覺得上頭有一定的權力,若上頭的指示是錯的,她們在下頭的營造廠或是事務所也會是錯的執行,因此就毅然的放棄原有的高薪,來到比原本較為低薪的文化局工作。因此她對整個古蹟鑑定、都市計劃甚至工程方面都十分的僚若指掌,從她對小事情要求上,可看出她對事情的認真,我覺得她是個很能幹的職員,不得不對她感到佩服!此外我詢問了她上次王維周老師問的問題(古蹟若是殘破不堪,還有它的價值嗎?),她回答說以現今的建築工法來說,沒有什麼殘破不堪的古蹟是不能修復的,例如霧峰林家花園在九二一毀損嚴重,但是其存在的歷史價值意義非凡,因此依原工法修復後其的價值不變,依然還是古蹟。針對這個問題,之後我有去詢問處理萬華區古蹟暨歷史建築的麗珍姐,她說去年原有修復西本願寺的規劃,但後來因為經費的關係以致那個小組已解散,但最近八月又要召開里民說明會,正籌劃進行修復,但詳細的舊建築再利用功能及手法還尚未確定。之後我再詢問她若古蹟遷移到他處還有其價值嗎?她回答根據文資法32條所述:古蹟除因國防安全或國家重大建設,經提出計畫送中央主管機關審議委員會審議,並由中央主管機關核定者外,不得遷移或拆除。而且若是龍山寺經過遷移了,其他地方的人會去拜嗎?古蹟就是在時空及環境所孕育出的難得作品,不得任意遷移,否則也就是一處被遷移過的”古董”罷了!除非是精美到獨一無二的才能稱得上還是古蹟。她還說,有時古蹟並不是古蹟本體造就它的價值,而是曾經住在那個地方的人賦予它價值,就像是李國鼎故居原本只是個普通的日式房子,因為李國鼎這個「曾對國家有貢獻的部長」而造就了它的非凡價值,因而成為「市定古蹟」。這時才知道我原有的答案與玉芳姐的迥異處,證明了我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還需要多充實自己才行。
第五天早上因為沒有被指派做事情,因此就自行閱讀「台北市古蹟巡覽」一書,如此我覺得我與台北市的古蹟又更貼近一點了。下午的時候,我跟隨則明姐、蘇股長一同前往「大同區南京西路286、286-1~4號建築物作文化資產價值認定會勘,最後根據相關的資料與現場勘查和法定要求的基準來判定的結果是不保留,我想可能是同質、同年代的歷建太多了,如果沒有其他具歷史建築價值與呈現的意義,也就喪失了其登錄歷建的價值。而不願登錄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所有人覺得利益受損吧!要變動任何的家裡配置可能都要受政府的約束,而且家中格局亦不可任意變更,所以大部分的文資物件擁有人都不太願意作登錄。後來我問則明姐如果文資物件的所有人不願登錄的話怎麼辦?則明姐與蘇股長則是回答我:如果所有權人不願意登錄為古蹟或歷建,那承辦人可能就要拿出魄力來說服他,但是如果真的不可行,可能就會先強迫指定回古蹟或歷建,再來跟他們打訴訟案。而文資物件再利用的危機有:有時空間利用上沒考慮到通風性、排水性,就容易產生毀壞,尤其是木構建築,此外還有空間使用配置上的問題,那則牽涉到經營規劃還有歷史意義上的問題。
原先28日為實習的最後一日,因中颱鳳凰來襲放假一日,故延至29日,那天早上我閱讀了「台北市古蹟巡覽」一書,以及製作台北市經濟發展委員會第25次會議委員之建議事項涉及本科業務之辦理情形說明檔,下午則是跟隨另外兩個實習生張偉、素月前往松山菸廠及台北偶戲館參觀。松山菸廠的外圍全都用鐵皮圍住,還真多虧雋江大哥事先幫我們聯絡那裡的保全,我們才得以入內看看。松菸是一處非常具有歷史意義的區塊,可想而知的,在日治時期以來它曾帶動整個台灣的產業文化,連當時連日本本土都沒有如此大的製菸廠房,因此它曾是東亞最重要的製菸中心。它的園區十分的寬廣,從入口處走到最底,約略要花費15至20分鐘的時間,裡面包含了辦公大樓、各個不同的生產作業廠、鍋爐房、倉庫、浴室、小型醫院、庭園、噴水池等等……,可以說當時一定滿足了員工的各種需求吧!我所看到的舊廠房的環境已十分雜亂不堪,但仍能看出菸廠中間巴洛克式庭園那十分古樸的美,此外像是行政大樓樓梯的扶把、簡潔的圓柱形式都能引起我的目光,當鍋爐房的煙囪映入眼簾時,可以想像那就是過去東區的地標。希望松山菸場往後用「文化體育園區」重新呈現,能讓舊的工廠能成為具古意的新地標,將文化與體育園區作結合,而不是用「巨蛋」而模糊了原本最初維護市定古蹟「松菸」的初衷。此外我覺得廠區內的自然資源十分豐富,還留存水池、許多樹木等等的景觀,未來在開發之際,能保留這一塊美好的生態綠地。後來我們又徒步來到位於京華城旁的「台北偶戲館」,裡面展出布袋戲、皮影戲、傀儡戲的發展與傳說等等的,並結合國內外的偶戲,給大家一套對偶戲的完整認識。當天也看到許多的家長或是幼稚園老師帶著小朋友來參觀,透過展示區與操作區,能實際的體驗操縱戲偶,使得博物館不只是冷冷的一堆蒐藏品而已。這樣的互動式樂趣使得大家離偶戲的距離又貼近了一大步!
經由這四個禮拜在二科平常所做的事情,我逐漸了解到文化局二科的主要業務,例如文化資產調查研究、規劃設計案審查及核定作業、辦理修復工程等等的項目……。而且從大專生文化古蹟營的行程規劃上我覺得文化局相當地用心,不僅事先想好捷運遊蹤需要頻繁的搭乘捷運,因此特地幫學員準備了悠遊卡的一日票,而在活動之前也皆事先與各點的單位與多位知名的老師接洽過,因此我們的行程完全免費,還請到了常在書上看到的老師來替我們上課(例如李乾朗老師),看到這些老師為古蹟盡了那麼多心力,我們在底下聽了也感到很感動!這三天雖然辛苦,但是實際體驗了古蹟營也讓我覺得不虛此行、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
在文化局的實習也讓我體驗到實際的上班生活,接觸到與平常上學唸書之外的事,認識了新朋友、學到了許多東西,但是由於在系上比較少用到excel,因此在繕打一些文件的時候,對於某些功能比較不熟悉,但這畢竟是常用的office軟體之一,對此感到有些慚愧。此外因家住台北,又是就讀文資系,但對於台北的古蹟卻沒有一定程度的認識,這次的行程中所參觀的古蹟有很多我都沒去過,因此有種不好意思的感覺。幸虧有這次的活動能讓我彌補過去的不足,而往後我也會多多來參觀古蹟,期望能達到學以致用的功用!最後也感謝文化局能給我實習的機會,感謝美美的玉芳姐的簽核,我才得以來此實習;感謝一開始帶我到處認識環境的宜美姐;感謝總是誇我是小美女還讓我參加文化古蹟營的惠玲姐;感謝會在某些時候會給予我指導的高姐、盈伶姐、婉歆姐與潤芬姐;感謝在古蹟營中貼心買飲料與冰品的舒華姐及蘇股;感謝俊廷哥在古蹟營中的照顧及對於我問題的解答;感謝總會抽空陪我聊聊的竟淳姐與玓維姐(她還教我怎麼綁民族風頭巾);感謝會在我肚子餓的時候提供餅乾或糧食的雋江哥與正誠哥;感謝則明姐總是帶給我們大家歡笑;感謝一起實習的奕廷與張偉、阿月,會提供給我實習的心得與一起探討文資相關問題。相信實習的這些日子都將成為我的人生歷練,也會是我個人所累積的財富。
- Aug 02 Sat 2008 22:11
謝小歡的台北市文化局二科實習心得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