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6028_593621170693735_1895368459_n.jpg  

 

工作本應帶給員工動力,

而我覺得我們已像條疲乏的橡皮筋,

原本極富彈性的狀態也已漸趨鬆弛,

我們像台SOP的人工說話打字機器,

每天重複不斷地說著同樣的話、做著同樣的事,

而且還被要求100%不可出錯,

做對的事總被視為理所當然,

做錯的事便會被嚴加譴責苛扣,

久而久之,

原本的熱情早就所剩無幾。

 

赫茲伯格(Herzberg)有個理論,

稱為激勵保健理論(雙因子理論)。

其中激勵因子包含了工作本身、認同感、成就感與升遷機會等等,

若滿足了激勵因子,

會感覺滿足,

而缺乏上開因素,

也並無不滿;

另外保健因子則包含了工作條件、環境、薪資等等,

若滿足了保健因子,

員工並不會不滿足,

而缺乏時卻會讓員工感到不滿。

目前的情況,

就算是當初的熱情早已消失殆盡,

但為了掙一口飯,

還是忍耐著繼續咬牙苦撐,

但最近發現保健因素中的"薪資",

常常處於受到威脅的狀態,

三不五時就得受到扣薪減薪之處罰,

讓身為公司營業流程之最後關卡的我們備感壓力,

不僅要做到零失誤,

而且還變相地被增加工作量,

原本一人份的工作,

現在必須兩人分別進行,

甚至要忙著幫上一道程序的人處理善後,

把這一顆顆小螺絲釘搞得焦頭爛額。

因我們處於最後一道防線,

常使得上一道防線的人員免於出錯,

但我們一旦出錯,

卻總是得面對嚴格的金錢上苛責,

常態性加班已成為大部分上工天數的例行性活動,

好在公司門口已沒有人在等待,

所以不會擔心成為誰的負擔。

 

人都難免會犯錯,

我們不是機器人,

而且我們也絕不想出錯,

相信位置對調,

我認為他人的出錯率肯定會遠超於我們,

為何就不能將心比心 ?

面對排山倒海而來的壓力,

我失去了動力,

工作既不會帶給人滿足,

甚至還出現了許多不滿,

我覺得累了,

但又有誰能瞭解我們的苦呢 ?

父母可能只會認為我們是株溫室的花朵,

或是不能吃苦的草莓族。

 

逃亡計畫實施中,

我要讓某些看輕我的人跌破眼鏡,

fighting !!

也希望到時公司不要鬧空城,

然後再繼續找個零失誤的人工說話打字機器人給您慢慢折磨吧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 蝴蝶歡歡 ╭°° 的頭像
    °°╮ 蝴蝶歡歡 ╭°°

    °°╮ 蝴蝶歡歡 ╭°°

    °°╮ 蝴蝶歡歡 ╭°°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